学校要闻

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带队调研实训实践场地建设,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蓄力赋能

发布时间: 2025-03-12 浏览次数: 310 发布部门: 党委宣传部、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撰稿:党委宣传部、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摄影:林志扬、袁冯欣 初审:林悦 复审:汤义和、纪东富 终审:孙巧耘、郑润真

为保障教学科研工作安全高效运行,更好赋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月11日,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带队深入校园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实地调研“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模拟体验馆、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实训场地等选址及建设工作。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黄学寿,副校长、老年大学校长孙巧耘,教务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建设委员会、党委宣传部、大数据学院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廖立国一行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敏学楼、正心楼、雅韵楼等场地,检查了实验室环境、教学设备配置和安全设施等情况。廖立国强调,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关键,安全是实验室建设的底线,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科学制定智能设备操作、无人机飞行训练等安全规范,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和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实践教学平稳运行。

调研组一行围绕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任务需要和评估指标体系要求,聚焦产教融合,结合地形条件、功能分区、周边环境及未来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模拟体验馆、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实训场地的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廖立国指出,实训实践条件建设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观测点,要以评估为契机对标对表、精准发力,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标准推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他强调,要深化“以评促建”,加快补齐实践教学短板,完善“基础实训—专项技能—综合创新”多层次实践平台体系;要深化产教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实训项目与行业标准接轨,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双师型师资,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要注重前瞻性与实用性结合,科学布局功能模块,确保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预留技术升级和产业服务拓展空间,努力打造实践实训育人新模式。

廖立国一行调研实验室建设工作

期间,廖立国重点调研了人工智能模拟体验馆建设工作。他指出,如今以数字技术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点和驱动力就在于人工智能,因此人工智能不仅要成为教学内容,更要成为教育变革的驱动引擎。他强调,要压实责任链条,成立专项工作组,尽快完成方案论证,由教务处牵头统筹协调场地规划、资金保障、建设进度督导等工作,以“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要通过体验馆建设,推动课程体系从“知识传递”向“能力生成”转型,让师生在真实技术生态中教与学;要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将体验馆打造集集智能交互、虚拟仿真、行业场景模拟于一体的教学空间,构建“课程—竞赛—创业”贯通的AI人才培育链,在智能教育新赛道迈出关键一步。

廖立国一行调研“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模拟体验馆建设工作

此次调研为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明确了方向路径,下一阶段,各单位将加强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课内实验—课外实践—项目实战—创新创业”全链条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为高标准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设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注入强劲动能。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