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美国密苏里大学许东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徐鹰教授应邀来校做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4-12-27
浏览次数: 3580次
发布部门: 计算机学院、科研处
撰稿:计算机学院、科研处
摄影:计算机学院
初审:郭享渠
复审:龚玉清
终审:梁艳春、赵成国
2024年12月23日下午,“乐动在线官网学术大讲堂”第12-13讲学术报告在招生与就业处报告厅开讲。本期学术大讲堂有幸邀请到美国密苏里大学许东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徐鹰教授为学校师生做报告。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春梅,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艳春,常务副院长刘衍珩,副院长龚玉清,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大琳,计算机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学术讲座与交流。科研处副处长张振宇主持报告会。
程春梅副校长致辞
程春梅对许东教授和徐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她表示,邀请境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是我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路径。希望以此讲座为契机,带动双方师生开展更频繁、辐射面更广的交流及互动,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美国密苏里大学许东教授作专题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徐鹰教授作专题报告
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艳春总结发言
报告会上,许东教授作了题为“Frontiers in deep learning”的深度学习前沿领域专题报告。报告内容从大语言模型的萌芽到当前多模态基础模型的兴起,与大型语言模型相比,小型语言模型在特定领域提供了更高的精准度和成本效益,探讨了小型语言模型的优势、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随后,介绍了提升深度学习处理速度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最后探讨了大模型、AI代理、深度学习发展趋势和未来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挑战。
徐鹰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癌症研究”的癌症前沿领域专题报告,介绍了基于组学数据分析和建模所得信息指导的、针对化学失衡层面的癌症驱动因素和关键机制的计算研究成果,通过考虑基础化学层面的生物学了解诱导基因突变机理所提出的有别于传统方法的、新的研究框架。
与会师生对深度学习的前沿领域和大数据时代下癌症研究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受益颇深。此次报告会不仅丰富了师生的国际视野,也促进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和交流合作。学校将继续依托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各学科的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目标。
主讲人简介
许东教授,现任美国密苏里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的校董讲座教授,同时担任Christopher S. Bond生命科学中心研究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和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院(AIMBE)会士。许东教授曾在北京大学获得本科与硕士学位,于1995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博士后(两年),此后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了六年研究工作。2003年加入美国密苏里大学,并从2007-2016年担任该校计算机科学系的系主任。许东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信息学方面,包括机器学习在生物信息学的应用,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定位预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识别,单细胞数据的分析;还有植物、微生物和癌症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生物信息系统,以及机器学习在中医里的应用。他的蛋白结构预测工作获得2001 年R&D 100大奖,已发表5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徐鹰教授,自2023年1月起担任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他于1991年获得科罗拉多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更早之前则在中国吉林大学获得学位。他曾任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的校董教授及乔治亚研究联盟杰出学者讲席教授(2003年至2022年12月),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创始所长(2003年至2011年)。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员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自1993年加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他一直从事计算生物学研究,在该实验室工作了十年,职业生涯从研究助理逐步晋升为高级职员科学家和团队负责人。他发表了400多篇研究论文和5部著作,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部专著《癌症生物信息学》。他的H指数为72,在Google学术上的论文被引次数约为2100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