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创新创业学院:守正创新,校政行企协同就业育人
发布时间: 2024-06-17
浏览次数: 12298次
发布部门: 创新创业
撰稿:李佳讯
摄影:创新创业学院
初审:李佳讯
复审:杨泽楷
终审:刘冰
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7年,围绕学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定位,树立“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育人理念,对接湾区产业人才需求,集成资源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实践了全方位对接社会需求,基于“职业图谱”以双创教育为实践路径赋能学生提升知识集成能力、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力,以分层分类系统化就创业指导服务引导推动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落点的一体化的就创业工作模式。
2015年获评“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连续三轮入选),在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评比中荣获“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2018年荣获新华网全国“双创典型示范高校”,2020年荣获新华网全国“创就业示范高校”,2019年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9年-2022年),2021年学院获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集体二等奖荣誉称号、2022年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2023年获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省级以上成果和荣誉。
2022年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2023年9月获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2023年12月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范学校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暨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持续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升学生就创业能力
将创新意识、创新和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关键要素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融入培养全过程,设置必修、选修及课外培养三层次8学分就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基础与实践》课程突出以一引领、一抓手、一载体为主要特征的交互式教学体系,以多元化导师团参与项目指导为保障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学生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打造沉浸式就业育人实践与实训模式。两门课程建设互相支撑,形成以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质量赛事为实践载体的成长成才教育、核心素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幸福人生教育的“全人教育”模式。
《创业基础与实践》课程先后获评校级课程思政培育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就业创业金课、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大学生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先后获评校级一流课程、省级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以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创业指导教研室为依托的“遇见·知己”生涯规划特色咨询室获评广东省生涯规划特色工作室。
校政行企,协同育人
学校链接大湾区特别是珠海本地优质行业、企业资源,为学生拓展了更多更好的双创实践平台,构建全过程、多平台、分阶段、递进式的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生态,协同推进就创业质量提升。建设多个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和3500㎡的校院两级众创空间,与其他高校联合承办第九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搭建校企产教融合人才供需、社会服务、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资源服务平台。推行学生项目产业命题、“真题真做”,近五年共培育国家级大创项目75项、省级169项、校级406项。国创项目获第十五届大学生国创年会“最佳创业项目”奖项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以“思创、专创、科创”三融合理念开展跨院系、专业交叉融合的实验班、创新班等双特人才培养,累计培养500余名创新创业骨干。
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暨首届“威控杯”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完善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双创活动提供全程化指导服务
积极从场地、机构、资金、人员、设备、项目、政策、管理等各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校内区市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培育和孵化,与珠海市金湾人民政府共建“乐动在线官网金湾现代产业学院”,与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创业基地、广东省科学院珠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等共建实践平台,共建校外实践基地18个,为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落地提供帮助,实现优质项目与资源的及时有效对接。形成了“从项目遴选—项目孵化—项目扶持—项目评估—项目推送—项目指导—项目服务”等全程化和一站式创业指导服务。特别是连续九年举办双创项目暑期训练营,聘请指导教师和专家对项目进行深入的一对一打磨,帮助学生完善创新创业项目。2023年启动首届创新创业菁英班培养(成员60名),班级按照“俱乐部式管理、实践导向、滚动开放”的原则,按照学生兴趣和创业项目类别进行分类辅培养。联合珠海吉珠校友企业联合会共建的乐动在线官网校友共育共创平台打造的乐动在线官网首届“4+3”产业实践营升级版实验班活动,形成融入产业、行业、企业元素打造线上线下多维度空间课堂。
一站式服务体系
学院坚持“科教+产教”双融合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实体教研室、省级双创教育虚拟教研室、省级特色生涯咨询工作室和全国首个就业驿站为依托,内培外引,打造包括教育部24365平台讲师、工信部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特聘专家等在内的专任教师和校外政行企就创业导师(266人)的多元化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矩阵。积极聘请校政行企专家等来校举办高层次双创论坛讲座,近三年举办双创讲座、论坛200余场次,覆盖30000余人。
2024乐动在线官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内决赛暨港澳邀请赛现场
学科竞赛成绩显著
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众创杯”等各级各类双创赛事,激发学生双创热情,全校学生参加各类双创实践活动覆盖面达100%。至今共培育双创项目20438项,参与学生达94699人次,荣获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5项、省级金奖7项、银奖21项、铜奖40项,连续9年获广东省分赛优秀组织高校,获奖数量和层次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2018年学校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并以此为契机广为宣传,极大激发了学生参加双创活动的热情。
学校学生团队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业项目”奖
学校学生团队荣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全国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2023届毕业生,86.39%就业毕业生留在广东,留珠就业人数在广东排名第二,签约单位集中于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群,就业领域集中于信息科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行业优势突出。世界500强企业就业173人,中国500强企业就业254人。基层就业人数持续增加达97人岗位平均薪资为6850元/月,最高薪资达20000元/月。就业岗位较为优质,职业发展空间较大,行业流向与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涌现出如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多名优秀学子频频引起中央及媒体关注,人才培养成效逐年提高。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如校友李欣蓉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校友梁振运获评“2016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创办深圳振远文创集团,充分整合公司和行业资源回馈母校共建“吉珠振远班”;校友黄加荣作为广西平浪村“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校友刘东成工程师开发累计实名用户数超1亿的“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佘军;产品远销27个国家的珠海机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一巍等一大批就创业典型。

